薊管式分析鐵譜儀通過分析潤滑油中的磨損顆粒,能夠提供設備健康狀況的關鍵信息,幫助預防故障并延長設備壽命。然而,要充分發(fā)揮其潛力,正確的使用方法至關重要。本文將詳細介紹
薊管式分析鐵譜儀的正確使用方法,確保用戶能夠高效、準確地進行分析。

1、準備工作
樣品采集:
選擇合適的采樣點:為了獲得具代表性的樣品,應在設備正常運行時從關鍵部位采集油樣,如主軸承、齒輪箱等。
清潔采樣裝置:確保所有用于采集油樣的器具(如采樣瓶、針頭)干凈無污染,避免引入外來雜質影響分析結果。
樣品處理:
過濾與稀釋:對于含有大量雜質或粘度較高的油樣,建議先進行適當?shù)倪^濾和稀釋處理,以提高分析精度。通常使用濾紙或微孔濾膜去除大顆粒雜質。
標記與記錄:每個樣品應清晰標記,并詳細記錄相關信息,包括采樣時間、設備位置、運行狀態(tài)等,以便后續(xù)分析參考。
2、設備校準與設置
校準過程:
標準物質校準:在每次使用前,利用已知濃度的標準物質對儀器進行校準,確保測量結果的準確性。根據(jù)說明書中的指導步驟進行操作,確認校準曲線符合要求。
零點校正:在無樣品狀態(tài)下進行零點校正,消除背景干擾信號。這一步驟有助于提高檢測靈敏度和重復性。
參數(shù)設置:
溫度控制:根據(jù)樣品特性設定適宜的工作溫度,通常在40°C至60°C之間。保持恒溫有助于提高分析精度。
進樣量調整:依據(jù)樣品粘度和預期顆粒濃度,適當調整進樣量,一般推薦范圍為1ml至5ml。
3、樣品分析操作
進樣操作:
平穩(wěn)進樣:將處理好的油樣緩慢注入儀器中,避免氣泡產生。氣泡會影響光路傳輸,導致結果偏差。
觀察與記錄:在進樣過程中,密切觀察顯示屏上的實時數(shù)據(jù)變化,并及時記錄重要參數(shù),如吸光度值、波長分布等。
數(shù)據(jù)分析:
譜圖解讀:分析生成的鐵譜圖,識別不同尺寸和成分的磨損顆粒特征。常見的磨損類型包括磨粒、切削屑和疲勞剝落等,每種類型的顆粒形態(tài)和大小都有所不同。
定量分析:結合標準曲線,計算出各類磨損顆粒的具體濃度。根據(jù)這些數(shù)據(jù)評估設備的磨損程度及潛在故障風險。